配套产业加速落地,大市场下产区自成体系?
依托白酒产区发展,配套配套产业建设也成为各地的产业场下产区重点建设或招商项目······
伴随着香型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在各地政府的加速支持下,诸如酱香、落地清香、大市浓香、自成凤香等多个产区加速建设,体系除了动辄数十万吨的配套白酒主业产能扩张之外,一些配套的产业场下产区产业措施也在加速落地。
白酒主业的加速发展,实际上带动着配套产业的落地发展。
2019年中国白酒包装行业市场规模为590.51亿元,大市2020年市场规模为658.42亿元,自成2021年市场规模为734.14亿元;2019年中国白酒包装行业利润总额为53.15亿元,体系2020年利润总额为59.26亿元,配套2021年利润总额为66.07亿元。
虽不及白酒主业6000亿的规模,但是中国白酒包装产业几百亿元的体量,已经足以让各地动心,于是依托白酒产区发展,配套产业建设也成为各地的重点建设或招商项目。
根据遵义方面的规划,其为了促进白酒产业发展,已经推进2023年白酒包装配套产业80%以上实质性落户遵义。
其中,习水产区重点配套项目放在白酒包材制造、白酒酿造装备制造等方面,并据此建设一个集研发设计、设备制造、白酒酿造、包材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智慧型综合园区。
浓香典型产区宜宾市,也在推进围绕白酒产业的配套设施的落地。
根据宜宾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春座谈会所透露的信息, 2022年,全市白酒产业链招引项目19个,涉及金额约60亿元;围绕白酒及产业链配套制造、白酒融资合作、白酒科研研发、白酒贸易合作等方面在谈项目31个,协议金额333亿元,全力助推全市白酒产业链发展。
2月9日,川酒集团召开2022年度经营分析暨2023年工作安排会,会议提到,要做强川酒集团原酒体系,整合上下游白酒供应链资源。
泸州古蔺产区,也在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包含了从检验检测到酒瓶、酒盖、包装盒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配套。
可以看出,多个产区都提出了“全产业链”的理念,其发展目标也是围绕白酒主业,打造完善的配套体系,以期形成从种植、酿造、仓储、包装、酒业设备制造等完全一体化的产业链。
这样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勃勃向上的局面,让酒业人欣慰的同时,也不免有所疑虑。
按照业界的看法,配套齐全的产区化建设,可以实现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为白酒主业提供所有服务的效果,有利于本地白酒的快速发展,不致于产生“主业奔跑过快而服务跟不上”的问题。
从经济性方面考虑,配套产业建设在一定半径内,可以与本产区内的白酒主业需求进行快速对接,有效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此外,配套设施的齐全与否,也往往决定着本产区或本园区的招商效果,这也导致各地热衷于产区的“全产业链化”建设。
但是另一方面,目前这些产区配套化措施,往往是局限于一地、一县,主事者着眼于自身辖区的“高大全”,而枉顾大市场条件下整体资源的配置效率。
有观点认为,地级、县级产区的大而全,往往是以规划为核心而产生,这种规划本身就立足于当地的设计产能,但对于市场的波动、投资以及设计产能能否100%落地、后期市场消费是否有所变化等方面则考量不足,后期若在这几个方面出现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资源的错配与浪费。
(责任编辑:休闲)
- 山东省政协原常委,滨州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燕钦国被开除党籍
- 分类分级是 推动平台互联互通的关键一步
- 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规模缩水过半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产品吸引力
- 中国华融:上半年预亏188.78亿 受资本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影响
- 交行为万科、美的合计提供1200亿意向性授信额度
- 若伊核协议达成,伊朗原油供应可能会迅速到位
- 车企预测2025年新能源车市占率超50%,“大风口”至少持续5年
- 境外媒体:国际行业巨头看好中国经济
- 《阿凡达:水之道》定档12月16日:这些公司股价上涨,大片能否救市?
- 欧盟认为伊朗对重启核协议方案的回应具有建设性 油价应声下挫
- 港媒:中国打造“虚拟电厂”整合电力供需
- 雄安新区将打造全国卫星通信运营总部
- 农行张旭光:今年前9月农行RCEP区域结算量达1600亿美元
- 快讯:中国华融股价跌超7% 预计上半年净亏损约188.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