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 PPI同比下降1.3%
专家表示,月份扩内需政策仍需加力,同同比保供稳价措施仍需发力
本报记者 孟 珂
11月9日,比上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下降10月份,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同同比涨幅较9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比上9月份为上涨0.9%。下降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月份10月份国内通胀结构性特征明显,同同比扰动主要来自食品价格波动。比上CPI同比超预期回落,下降核心物价低迷,月份反映目前扩内需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同同比PPI同比收缩,比上有助于缓解工业部门成本压力,但能源商品价格仍高于正常年份,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较大,保供稳价措施仍需发力。
CPI环比和同比涨幅
均有回落
从同比看,10月份猪肉、鸡蛋和禽肉类价格的快速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1.8%,涨幅比上月扩大15.8个百分点;在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下,鸡蛋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上涨12.7%和8.3%,涨幅均有扩大。而鲜菜价格在10月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由9月份的同比上涨12.1%转为下降8.1%。总体上,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6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10月份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5.2%,其中猪肉价格上涨9.4%。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均由涨转降。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0月份2.1%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0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
展望未来,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猪肉价格基本见顶、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扩大等因素影响下,11月份CPI同比或进一步降至1.8%左右,预计全年CPI同比将在2.0%左右,明显低于3.0%的控制目标。
受高基数影响
PPI同比由涨转降
数据显示,从同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0.6%转为下降2.5%;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2%,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7个,比上月减少3个。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
“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压低了PPI同比涨幅。而自7月份以来PPI环比增速连续4个月修复,表明下游需求在逐步回升。”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0月份1.3%的PPI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11月份PPI同比大幅下行的概率较低,但仍将继续处于负值区间。此外,10月份可能是年内PPI当月同比低点。
王青也表示,进入11月份,国际油价涨势较快,国内工业品价格继续呈现涨跌互现、整体平稳的走势,预计PPI环比将延续正增长,带动PPI新涨价因素继续改善。但因上年同期基数依然偏高,11月份PPI翘尾因素持平10月份,因此,11月份PPI同比回正的难度较大,但同比降幅有望收敛至0.5%至1.0%之间。
(责任编辑:热点)
- 布局“合成生物”“6G技术” 上海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力争2030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
- 中期选举悬了?拜登支持率连续四周下滑 跌至纪录新低36%
- 现代汽车据悉计划在中国销售氢能汽车
- 安徽检察机关依法对胡亮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 14城住户存款余额超万亿 京沪超4万亿
- 人民日报刊文:服务民族复兴 促进人类进步
- 香港推出“花悦满城”计划 庆祝回归祖国25周年
- 韩元兑美元跌破1300关口,为13年来首次
- 津药药业子公司涉嫌垄断拟被罚2772万,去年刚因垄断被罚4402万
- “顶流”鞍钢开启兼并模式,拿下本钢之后为何盯上凌钢?
- 华为nova10系列海报曝光!相机是亮点 或下月初发布
- 油脂油料早盘大跌:豆粕、棕榈油跌逾3%,豆油跌近3%
- 黄向阳:积极立足省级联社改革,构建全面风险防控机制
- 清华大学教授张卫平作为“黄海学者”加盟烟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