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身变凤凰? IPO流产十三年后中乔体育再冲上市
数次与“飞人”迈克尔·乔丹、摇身Jordan品牌对簿公堂败诉改名,变凤似乎并没有阻止中乔体育的流产上市雄心。
2023年3月初,年后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原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中乔再冲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体育此次中乔体育计划公开发行5000万股,上市公司拟投资项目总额为12.11亿元,摇身拟投入募资10.64亿元,变凤主要募投项目为生产研发中的流产鞋生产基地扩建、研发设计中心建设等。年后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中乔再冲“中乔体育”的体育名头或许会有些陌生,毕竟它之前用的上市一直是“乔丹体育”的名号。
2000年乔丹体育在福建晋江成立后,摇身中国市场长期存在着两个“乔丹”:一个是美国“乔丹”,另一个则是“中国乔丹”。
虽然吃到了不少与美国传球篮球巨星同名的红利,但乔丹体育也因此长期背负“山寨”形象。
一山不容二虎。2012-2016年,乔丹体育先是与美国NBA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多次在最高法对簿公堂,几场诉讼均以后者败诉告终。
2016年之后,乔丹体育又与美国AIR JORDAN品牌在法庭上展开拉锯战,不过这次败诉方变成了中乔体育。
2021年,原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事实上,这也不是中乔第一次申请IPO。
在2010年9月,中乔体育的IPO就曾获得受理,当时业界普遍看好中乔会成为国产体育用品第一股。然而接踵而至的侵权官司,直接导致中乔的IPO上市计划流产。
十年间,安踏、李宁和特步等其他国产运动品牌陆续在港股顺利上市,中乔还在原地踏步。
除了商标侵权的纠纷,中乔体育同时也面临着旗下品牌发展停滞不前的窘境。
内忧外患之下,中乔体育下定决心对旗下品牌结构进行调整。而中乔选择的路也是很多“前辈”们走过的——收购品牌,丰富产品矩阵,扭转品牌形象。
2009年,安踏把意大利品牌FILA的中国商标权及运营业务纳入囊中;2019年,美国品牌k-swiss(盖世威)被特步收购。
中乔的目标则是英国经典足球运动品牌茵宝(Umbro)。
2020年7月,还未改名的乔丹体育以6250万美元的价格,从艾康尼斯手中收购茵宝中国的股权以及茵宝在大中华区的品牌知识产权,从而获得茵宝中国完整业务的控制权。
近三年,中乔体育旗下品牌矩阵已初步成型:乔丹品牌主打运动生活系列,百尚PASONZ主打时尚运动系列,茵宝则聚焦专业运动系列。
品牌升级之后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2021年,中乔体育实现营收59.31亿元人民币,同比2020年增长20.35%。强劲的营收也让中乔得以再次冲刺IPO。
中乔体育目前在全国市场拥有6269家零售终端。
中乔体育在招股书中披露,未来两年内公司计划在全国21个一级市场城市新建战略直营店27个,同时以部分地区为试点逐步开展直营零售店建设。
(责任编辑:焦点)
- “Samsung”成为2021年最常用的密码之一:可在7秒内破解
- 国台办:一如既往热忱欢迎和支持广大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发展
- 前7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8024亿元
- 四川银保监局:做好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在成都试点落地
- 蜂巢能源600亿IPO在即,魏建军冲刺车圈首富
- 长城基金“好CP”图鉴
- 先涨为敬!特斯拉股东大会即将开幕,拆股表决备受关注
- 大全能源上半年业绩增长三倍,股价接连下跌市值一个月蒸发了200亿
- 大摩重磅发声:美国“软着陆”的希望越来越小
- 接连离职 成都路桥大股东阵营人事大动荡
- 150亿!国航大手笔定增购机,与空客订单有何不同?
- 经济逆风+业绩预期下滑 高盛等投行称美股反弹难持续
- 深圳一人为赌球网站发展会员赚佣金 犯开设赌场罪被判两年四个月
-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四级推广网络 吉林依靠科技护好用好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