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市场主体举措须加快落地
熊 丽
全球经济继续下探。稳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场主措须2022年1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8.7%,体举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加快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落地连续2个月低于50%。稳市此前,场主措须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体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加快11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制造业PMI降至48%,落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稳市为今年以来的场主措须次低点,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体举
当前,加快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落地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持续显现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产需来看,11月份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新订单指数为46.4%,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从预期来看,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8.9%,低于上月3.7个百分点,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至50%以下。大、中、小型企业PMI比上月分别下降1.0个、0.8个和2.6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11月份,受疫情影响,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特别是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的业务总量回落明显。
稳经济大盘,要围绕稳市场主体展开。1.6亿多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既利在当前,更功在长远。今年以来,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困难较大的实际,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着眼于“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的政策措施,在推动政策加快落地见效的同时,各地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工作,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能出尽出”“应出尽出”,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
稳住市场主体,关键是要稳预期。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多措并举释放需求潜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大涉企政策出台前要充分听取相关企业意见,及时回应市场主体的呼声。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为市场主体迎难而上、发展壮大注入动力。
(责任编辑:综合)
- 央行、银保监会: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保交楼”配套融资支持
- 结束5年被美监察的中兴通讯股价涨停 未来是否所有风险都将解除?
- 俄罗斯使出打破欧洲制裁的狠招?盘和林:欧洲大概率会重新开放购买俄能源
- 2月份金融市场运行如何?央行最新发布……
- 夏粮收购进展总体顺利
- 小微企业退税财力有保障 首批4000亿元留抵退税专项转移支付下达
- 安联经济学家建议抛售风险资产:美联储政策失误风险太大
- 人民日报评论:影视营销,回归内容才能走得更远
- 英媒:越来越孤立于世界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 俄罗斯外长:乌克兰成为美西方打压俄罗斯独立性的工具
- 一图看懂腾讯2021年Q4财报:员工人均月薪资超7万
- 波音中国:技术专家为协助民航局开展调查做好准备
- 新京报评论:这个西部省份,何以一跃成为汽车大省?
- 小微企业退税财力有保障 首批4000亿元留抵退税专项转移支付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