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有的审判不公开?最高法回应
原标题:为什么中国有的中国审判不公开?最高法回应
4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审判介绍党的开最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并答记者问。高法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就中国审判透明度的中国问题提问。
“我想先纠正一下这位日本记者朋友问题中一个错误信息。审判据我了解,开最日本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法司法制度都规定公开审判是原则,但是中国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审判个人隐私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开最时候,包括日本在内,高法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是中国不公开审理。”最高法院副院长、审判二级大法官沈亮在回答问题前指出,开最有的案件信息公开后会引发社会恐慌、对不良行为的仿效,这些内容也不太适合对社会全部公开。在审判透明度问题上,世界各国都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中国也是如此。
他表示,根据中国法律,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外,一律公开进行。不公开审理范围仅限于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还有当事人提出涉及到的商业秘密、申请不公开审理案件。即便是按照法律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我国也规定宣判一律公开。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中国没有什么特殊。在审判实务中,如果遇到应当公开审理而没有公开审理的案件,上一级人民法院要以程序违法发回重审。
不断提升司法透明度始终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沈亮介绍,中国的司法公开无论在范围、形式,还是在深度、广度上,近些年来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为止,中国裁判文书网文书总量超过1.3亿份,访问总量超过840亿次,中国庭审公开网总直播案件超过1850万件,观看量超过475亿人次,有的庭审累计观看量突破千万。群众除了旁听庭审、查阅网站和报刊等传统形式外,现在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司法活动的相关信息,对于司法过程的参与、监督和评价,更加便捷高效。此外,还将不断推进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倒逼法官司法能力不断提升。
“司法公开现在是触手可及。”沈亮说,“非常欢迎日本记者朋友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观摩一下中国法院庭审,通过我们的四大公开平台,感受一下中国的司法公开,也许你的问题能够找到最好的答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责任编辑:娱乐)
- 美联储加速缩表不会引致美元荒
- 武汉:5年内形成50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交通测试道路
- 马克龙告诉拜登:有个坏消息…沙利文打断:当心镜头
- 穆迪认定俄罗斯欧债违约,俄方表示已按期偿付
- 汪小菲霸榜热搜,张兰玩命直播卖酸辣粉,销售额超5000万
- 耐克2022财年收入增长6%至467亿美元 数字业务成重要增长引擎
- 又有“公奔私”!400亿巨头再迎“大将”
- Upstart跌近10%,摩根士丹利将其目标价从88美元大幅下调至19美元
-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明年上半年或是最糟糕的时期
- 尼泊尔总统任命新任驻华大使,外交部:欢迎,期待他早日来华赴任
- 京东与腾讯再次“续约”成功 未来将展开AI合作
- 做空机构灰熊声称蔚来夸大净利润17.77亿元,有何依据?
- (中国这十年)辽宁奥运冠军数量全国第一 为中国体育“添彩”
- 星期六“脱鞋”大涨,下半年真能“戴维斯双击”?艺人主播规模的增加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