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在研发领域猛砸钱,头部新势力车企竞争白热化
原标题:“蔚小理”在研发领域猛砸钱,蔚小理头部新势力车企竞争白热化
3月25日,领域蔚来汽车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数据。猛砸2021年第四季度,部新白热蔚来汽车实现营业收入99.0亿元,势力同比增长49.1%,车企整车收入达到92.2亿元。竞争2021年全年,蔚小理蔚来实现营业收入361.4亿元,领域整车收入达到331.7亿元。猛砸2021年,部新白热该公司净亏损40.2亿元,势力同比收窄24.3%。车企蔚来汽车表示,竞争今年第一季度交付指引为2.5万到2.6万辆,蔚小理同比增长24.6%至29.6%。
2021年第四季度,蔚来整车销售毛利率已提升至20.9%,2020年该公司整车销售毛利率为12.7%。蔚来整车销售毛利率和理想汽车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理想汽车去年车辆销售毛利率达到20.6%。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理想汽车仅有理想ONE一款产品在售,“大单品”战略更有助于理想汽车以规模化降低成本。
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表示,该公司2021年四季度开始使用三元铁锂电池,电池成本优势对汽车毛利提升有所帮助,此外销量提升也起到分摊成本的作用。但考虑到动力电池及大宗品上涨对毛利带来负面影响,2022年该公司全年毛利目标仍然定在18%~20%。
研发投入方面亦值得关注,2021年蔚来研发支出同比大幅增加84.6%,达45.9亿元,目前已公开专利申请(含授权)超4500件。理想汽车去年则在研发上花费32.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8.8%;小鹏汽车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达26.6亿元,且呈季度环比增加的趋势。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2021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将达到40亿元。以此计算,小鹏汽车2021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同比增幅亦将超过100%。
得益于研发大幅投入,2022年“蔚小理”都将进一步拓展产品阵容,并加速在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布局。其中蔚来将在今年迎来产品大年,除了即将交付的ET7和ET5外,蔚来还计划于近期发布中大型SUV ES7,并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实现交付。截至2021年末,蔚来汽车共推出包括ES8、ES6和EC6在内的三款产品,而按照蔚来计划,2022年其在售产品扩充至六款。
2021年下半年,受到疫情、产线改造等影响,蔚来汽车年度累计交付量于第四季度被被小鹏汽车赶超。2022年以来,蔚来汽车的累计交付量亦低于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三款新车型或将成为蔚来在交付数据上的“强心剂”,曾预测,2022年三款新车型上市,蔚来汽车销量有望同比增长约100%。 此外电话会上,李斌还表示蔚来汽车旗下大众品牌核心人员团队已组建完成,首批产品研发已经入关键阶段。
蔚来汽车的对手们亦来势汹汹。小鹏汽车则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交付旗舰SUV G9,将产品阵容扩充至4款;理想汽车也将在2022年推出全新产品理想L9。
在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之下,三家公司在新产品上开启产品力和硬件的“军备竞赛”。在“蔚小理”计划于今年推出的新产品上,激光雷达、高阶驾驶辅助、大算力芯片成为产品的”共性“。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小鹏G9将配备2颗目前业内算力最强的英伟达 Orin X芯片,蔚来ET7、ET5则会配备4颗;“蔚小理”的五款新车均会搭载激光雷达。
李斌表示,在今年的第四季度能在某些区域给一部分用户开通高阶驾驶辅助NAD的订阅服务;小鹏汽车则计划于今年在部分区域开放城市NGP功能;理想则在L9上采用了自研的NOA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有分析称,L9的硬件水平能够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
不过,“蔚小理”当前很大程度上将受到供应链情况的影响。2020年末以来,“缺芯”成为几乎所有车企都要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锂、镍等核心原材料价格的持续大幅攀升,对企业的经营亦造成巨大的影响。
2022年以来,小鹏汽车两次上调产品指导售价。3月23日,理想汽车亦表示将理想ONE价格上调1.18万元。蔚来暂未调价,但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ES8、ES6、EC6后续改款车型的售价将根据供应链情况决定。
(责任编辑:热点)
- 异常火热的跨界锂电,生意好做吗?
- 券商“补血”相继获批 长城证券85亿元定增计划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 “i茅台”上线,茅台差点跌去1000亿!经销商:不卖飞天就没有影响
- 特斯拉又打算拆股了!盘前股价大涨5%
- 美国企业对特定位置共享系统、相关软件提起337调查申请,美中韩日共27家企业涉案
- 农夫山泉2021卖最多还是水,但增速最猛的却是它
- 东洋电装核酸异常,几百名员工被关公司?上海松江:不实
- 百年交行真的老了?营收和利润被招行越甩越远 去年比招行少赚323亿
- 新加坡10月核心通胀率八个月来首次回落
- 不满推特言论限制?马斯克放话:正认真考虑建立新社媒平台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万鑫铭:推进智能电动汽车健康监测及使用管理新生态建成落地
- 华为依然稳
- 补壹刀:龙应台的“口误”,图穷匕见!
- 破解电动卡车成本“永远高于”内燃机难题 中国车企给戴姆勒“上课”:换电模式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