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支持更多符合条件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本报记者 孟 珂
“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非常踊跃,工信一共有1.3万家企业申报,部支经省(市、持更区)初审和工信部审核,多符目前已完成公示。合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8月30日工信部举行的质中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表示,公示的小企4300多家企业,从规模看,业上中型企业占比44%,市融小微型企业占比56%;从类型看,工信民营企业占比84%,部支国有企业占比9%,持更合资和外资企业占比7%。多符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条创新是质中资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是提升创新能力,也是稳链强链、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对于推动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
平均研发经费
占营业收入比重10.4%
梁志峰介绍,根据初步分析,上述4300多家企业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创新性强,研发投入高。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4%,平均拥有I类知识产权16项、发明专利14项。二是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企业从事细分领域时间均为3年以上,其中10年以上的3000余家,是强链补链固链的生力军。三是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近两年,企业户均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增长态势明显。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性较好,营收增速较高,盈利能力较强,同时研发投入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与前三批企业实力水平相当。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大力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有利于加速我国各行业科技迭代速度,助力产业转型,实现我国产业链的高端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攻克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国产化进程,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陈雳表示。
谈及工信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举措时,梁志峰介绍,一是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涵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专精特新企业的评定,首次有了全国统一标准。二是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工信部和财政部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了部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已累计安排财政资金40多亿元。联合人民银行设立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工具,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家。三是不断创新培育举措。四是逐步优化培育环境。工信部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纳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地方从重视企业规模转向重视创新,36个省区市(含计划单列市)累计安排超40亿元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截至上半年388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在A股上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海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信部积极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措施包括,加强与证监会对接合作,推动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
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有38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A股上市。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致力投早投小投创新,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投资金额近300亿元。
“近年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上市节奏加快。截至2022年上半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A股上市公司8.0%左右。”周茂华表示,一方面反映国内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包容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反映我国经济产业创新活力强。
陈雳表示,随着近年来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扶持政策不断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畅通,特别是在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正式成立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数量实现较快增长。预计未来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融资渠道将持续拓展并优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数量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王海林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将更大力度推进的举措包括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
“虽然注册制改革与北交所开市以来,企业上市流程得到简化,同时放宽了对上市的业绩要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渠道实现进一步畅通,但不乏企业因财务、信息披露等问题导致无法上市。”陈雳表示,对于寻求上市融资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说,应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优化信息披露质量。监管部门需持续优化企业上市流程,加强培训辅导,从而缓解企业上市难、融资难问题,完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间的良性循环。
周茂华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企业管理相对薄弱、技术创新优势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国内有关部门加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辅导工作。
(责任编辑:探索)
- 国有大行密集与优质房企达成战略合作 综合授信额度达数千亿
- 众惠相互2021年实现盈利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48%
- 马斯克被曝性骚扰空姐 支付25万美元封口费
- 百瑞赢:指数高位震荡 关注回踩后的低吸机会
- 为何这波疫情居高不下?国家疾控局回应
- 重庆一县事业单位招聘190人,176个名额要求研究生学历
- 综合消息:意大利和瑞典分别报告首例猴痘病例
- 邦达亚洲:美元回落大宗商品价格走高 澳元刷新8日高位
- 文旅部: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点位不得开展社会艺术水平现场考级活动
- 国办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
- 商务部:去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0%
- Mysteel解读:花生油价格三连涨,突破18000元/吨大关指日可待?
- 日赚9.5亿 是中石油两倍多!“宇宙行”净利润又创历史新高
- 下一步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何考虑?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