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钻级酒店”不能成了旅游市场中的“李鬼”
据《工人日报》9月19日报道,钻级酒店近日,新京上海消费者王女士吐槽自己一次预订酒店的旅游李鬼经历,“原本在某OTA平台(在线旅游平台)选的市场是五星级酒店,可到了之后才发现酒店的钻级酒店环境很差,一查才知道是新京平台自己评的‘五钻酒店’。”
消费者订的旅游李鬼是“五星酒店”,住的市场却是“五钻酒店”,尽管二者只有一字之差,钻级酒店其软硬件水平、新京综合环境、旅游李鬼服务能力以及带给消费者的市场体验却有很大差别。之所以出现这种消费认知和选择的钻级酒店错位,主要是新京因为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把自评的钻级酒店与“官方版”星级酒店混在一起“卖”,且两种标识近似,旅游李鬼很容易发生混淆误认。如果说星级酒店是旅游市场中的“李逵”,那么,钻级酒店就扮演了“李鬼”的角色。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经营者不得实施“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等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在线旅游平台评出的钻级酒店的名称、标识与星级酒店的名称、标识近似,且将二者混在一起捆绑营销,已经构成了商业混淆行为,妨碍了公平竞争,触碰了法律底线。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文旅部2019年发布的《包价旅游产品说明书编制规范》和《旅行社旅游产品质量优化要求》两项旅游行业标准对写明住宿场所名称或官方评定等级做出了规定,对一些旅行社将旅游酒店随意描述为“国际五星”“当地五钻”的做法进行了限制。
而在线旅游平台有意不对钻级酒店的非官方评定身份、评定机构以及钻级酒店的实际情况进行特别说明,明显违反了国标要求。
因此,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必要依法查处违标评级、乱贴标签、混淆营销等行为,并辅以曝光、警示等措施,为在线旅游平台划清法律红线,为消费者营造诚信、透明、公平的旅游消费环境。
□李英锋(律师)
(责任编辑:娱乐)
- 国家卫健委: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是非常重要的
- 京津冀“五区两市”将实现岗位信息共享
- 广东:广州、深圳进一步完善购车资格规定、增加购车指标
- 中国奥园:将延迟刊发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中期业绩
- 事关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解除,官方明确标准→
- 中小企业受“高物价破产”冲击 “日本制造”面临发展危机
- 每经热评:全面停售燃油车需避免“一刀切”
- 重回战略视野!四大险企银保渠道上半年均现两位数增长,“花式出招”大手笔招揽
- 深圳5个“30条”政策惠及企业超100万家 累计减负超1400亿元
- 注意!北京海淀区划定四个高风险地区
- 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常态化路演:上海专场90%项目对接上“买家”
- 北沿江高铁初步设计获批:上海至合肥,设16站
- 恒指再度拉升翻红,中国联通大涨逾8%中国平安涨2%
- 多款重磅芯片产品亮相WAIC,为元宇宙算力“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