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对生产的影响?统计局:经济发展有韧性,科学防疫有条件,政策支持有力度
如何看待疫情对生产的待疫的影度影响?付凌晖:经济发展有韧性,科学防疫有条件,情对政策支持有力度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8日讯 今天,生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响统性科学防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计局经济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谈到疫情对生产的发展影响时表示,今年以来,有韧疫有有力特别是条件3月份,由于部分地区疫情的政策支持发展,对一些接触性行业,待疫的影度特别是情对接触性服务业冲击影响较大。疫情条件下,生产居民的响统性科学防批零住餐、交通运输、计局经济文化旅游等接触性、发展聚集性消费有所减少,给相关行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一些疫情严重地区的企业出现停产减产,交通物流受到影响,也制约了工业生产。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和压力,但是我们要看到,经济继续恢复还是有比较好的条件。
一是经济发展有韧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恢复的态势也没有改变。我国产业体系齐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不断显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
二是科学防疫有条件。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符合实际的防控措施,维护了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今年以来,新冠疫情传播特点发生新的变化,但只要坚持科学防疫,我们能够逐步阻断疫情传播,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三是政策支持有力度。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财政方面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全年减税降费将达到2.5万亿元。面对复杂的局面,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近期人民银行实施全面降准,推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有利于缓解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要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推进已出台政策早日落地见效,持续扩大内需,持续助企纾困,保障基本民生。
(责任编辑:休闲)
- 约翰逊爆料:俄乌危机爆发前,德国曾想让乌克兰认输,法国否认会“入侵”
- 彭昱畅及代言品牌NOWWA挪瓦咖啡被起诉?后者回应:尚未收到法院传票和起诉材料
- 罗永浩否认“行业冥灯”:缺乏逻辑支撑,只是时间上巧合
- 被“抹黑”的特斯拉,冤枉吗?
- 最贵的世界杯 在争议中开赛了
- 融创中国未能支付约1亿美元到期应付利息,继续寻求债务展期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胡亮、唐宏、严肃、陶虎生决定逮捕
- 默克一季度税后利润增长18%
- 中植企业集团成立战略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刘洋担任委员会主任
- 房子“出租”就算无房!长沙新动作:试点盘活存量房供租赁住房…业内:实现“住”与“防炒”有效协同
- 水利部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确保今年新开工30项以上
- AQUMON联合创始人雷春然:金融机构的资管需求可分“三步走”
- 历史新低!多城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英国首相约翰逊访问瑞典和芬兰 与两国签署新安全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