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更名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33年筹集款物92亿惠及5700余万人次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经农业农村部、中国展基国家乡村振兴局、扶贫民政部批准,基金金会集款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22年6月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更惠及
根据新形势、名中新任务、国乡新要求,年筹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项目,物亿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广泛汇聚资源,余万促进共同富裕;参与国际减贫合作,人次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展基
在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方面,扶贫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从脱贫攻坚时期解决贫困地区、基金金会集款贫困群众从“无”到“有”的更惠及需求逐步转向乡村振兴阶段回应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从“有”到“好”的名中需求。
在工作理念上充分体现“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公益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公益价值,更加注重受助对象内生能力建设,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在工作内容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聚焦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乡村建设、乡村社会事业和社会动员五个方面。
1989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成立。33年来,该基金会创设了一百余个体现真功实效的扶贫项目。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基金会面向贫困地区,聚焦贫困群众,针对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救灾扶贫四大领域,陆续推出了如小额信贷、爱心包裹、善品公社、百美村宿、童伴妈妈等近百个扶贫公益项目。
据了解,基金会还开展了一系列公众广泛参与的公益活动,为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大扶贫格局付出了努力;与数十万名志愿者、数万家合作伙伴和数亿人次的社会公众携手同行,助力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据悉,截至2021年年底,基金会累计接受捐赠扶贫资金和物资92亿元,5714.83万人次通过各类项目受益。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基金会累计筹集资金51.99亿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几十年的经验探索公益力量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在市场中发展乡村产业。其以农民合作社为组织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共品牌为推手,品质控制为方法,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建立诚信农户与消费社群之间的信任机制,外动力与内动力交融、城与乡双向流动,从而帮助小农户对上了大市场。
业内认为,这一整套新思维、新方法在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已经收到明显效果,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不仅于推进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有意义,于国家政策层面,也有新的启迪。
(责任编辑:休闲)
- 租得起与住得好 破局青年人的租房痛点
- 紫晶存储被预处罚,股民索赔进行中
- 昨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运输货物1102.2万吨
- 马斯克继续大裁员:推特最快周一裁减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
- 车企“混战”世界杯:7支球队背靠大众,广汽三菱压错阿根廷队?
- 苹果Apple Music现身Model S,有望登陆特斯拉车机系统
- 世界杯:球迷抢购第一波啤酒
-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拟发行日元债券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
- 英格兰队主帅:英格兰球员在首场比赛前将下跪
- 海南离岛免税如何实现“购全球”
- 行业风向标:新能源车出口增速创历史新高,年末或有翘尾行情
- 达美乐中国通过港交所聆讯 一块披萨的亏损与扩张
- 北证50成份指数今日上线,北交所迈进指数投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