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疫情散发未改消费恢复态势
来源:经济日报 冯其予
3月以来,经济全国本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呈现点多、日报面广、疫情频发的未改特点,对相关地区的消费消费恢复产生不利影响。那么,恢复多地疫情散发会对我国消费构成进一步制约吗?态势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总体看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经济潜力大,日报消费规模扩大、疫情消费结构升级的未改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刚刚过去的消费2021年,我国消费恢复表现出较强韧性,恢复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态势第一拉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经济特别是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达24.5%,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增长较快。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我国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4万亿元,同比增长6.7%。消费市场的恢复仍然体现出一个稳字。商务部发言人高峰不久前表示,前两个月我国消费呈现出基本生活消费保持平稳、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餐饮消费较快恢复、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消费价格总体平稳等特点。多地疫情散发并不能阻止消费恢复的势头。如新型消费方面,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2%。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倍,占新车销量比重达17.9%。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应对当前复杂的疫情和经济形势,在稳消费方面还要再加把劲。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千方百计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要加强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继续抓好政策落实,增强消费市场的主体活力。消费特别是接触性消费、聚集性消费受疫情影响最直接,如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受冲击明显,困难也就更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对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出了力度大、针对性强的纾困帮扶政策,应当将这些纾困帮扶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
其次,以系列活动为抓手推进消费恢复。去年以来,全国消费促进月、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老字号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对促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接下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总结去年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不久前,“2022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启动仪式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还应通过融合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稳住重点商品的消费。
再次,完善平台建设促进消费升级。从继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到进一步推进步行街高质量发展,再到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的示范创建,加快建设便利居民生活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相关平台建设将有力拉动我国国内需求增长。同时,还应鼓励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壮大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以及发展绿色健康消费,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责任编辑:休闲)
- 兴证全球基金刘潇:以长久之心做确定性更强的养老投资
- 镇江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结清首次再申请首付比例40%
- 国家首次胰岛素集采在江西省落地 平均降幅48%
- 公募收缩A股战线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京东健康回应称已搭建自营药品及器械质量合规管理体系
- 人民币中间价调贬660点,央行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 商务部部长助理盛秋平已任商务部副部长
- 股指期货全线下跌 IH主力合约跌3.17%
- 首架C91912月交付东航 发动机制造商承诺“足量供应”
- Stellantis称不会分拆电动汽车业务
- 两款iPad被苹果官宣为“过时”产品 网友说:寿命几年我说了算
- 三部门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
- 刘强东内部信放大招:高管降薪提升基层待遇,将设住房保障基金
- 全文|武汉:努力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 到2025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