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文章: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层级应进一步提高
近日,证券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就《暂时停止适用〈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有关规定的时报商品售资决定(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深圳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有望从金融机构监管模式转向行政监管模式。头版提高
预售资金监管是评论商品房产业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往往只在出事之后才会受到关注。文章上世纪90年代,房预各地出现了不少烂尾楼,金监级应进步重要原因就是管层资金缺乏监管。后来各地纷纷出台监管措施堵塞漏洞,证券监管模式主要有银行监管模式和行政监管模式两种。时报商品售资
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或处于向上周期时,头版提高两种模式都不容易出什么问题,评论但最近两年来,文章银行监管模式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漏洞,房预专款专用没有完全落实,金监级应进步用于单个项目甚至单个楼栋建设的资金被开发商挪到了其他项目或用途上,烂尾楼在一些城市零星出现,政府和全社会不得不消耗大量资源以“保交楼”。将银行监管模式改为行政主导监管模式,理论上将让预售资金更安全,更有利于降低未来发生楼盘“烂尾”的概率,但也要看到,仅仅在资金监管体系中增加一个主体,不一定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主体多了,大家出于避免担责,效率可能会下降,并且在缺乏事后惩罚机制的情况下,难以杜绝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国商品房开发以中高层项目为主,具有开发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完全取消预售制不太现实。预售资金使用规模大,外溢性强,不出问题则已,一出往往就是大问题,是影响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预售资金监管必须要有跨周期的思维,贯彻最高安全标准。
未来,监管改革或许可以朝两方面努力。一是提高监管层级,即由各地制定政策改为制定全国统一政策,提升法规层级,中期形成多部门规章,未来考虑正式立法,以提高资金监管和使用的规范性、严肃性。二是要有严厉的事后惩罚机制,杜绝相关方对资金挪用的歹念。股份公司或上市公司股东挪用公司资金属于犯罪,但如今挪用大额预售资金者却难以被严厉追责,银行监管失责也仅是取消其业务资格,这显然难以有效阻吓相关方打预售资金的坏主意。未来除了考虑制定“预售资金管理法”,甚至还可以考虑在刑法中增加相关罪名,让那些违规使用资金情节恶劣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人受到严惩。
(责任编辑:知识)
- 私募继续“看多做多”,小幅调整后仓位仍在高位,后市看好“低估值水平+交易结构优化”
- 证券时报:哈尔滨银行原行长吕天君已被带走调查
- 中汽协:3月汽车出口17.0万辆,环比下滑5.5%
- 德媒:为了总统大位,马克龙必须背水一战
- LPR连续3月按兵不动 “稳楼市”效果待显
- 蔚来李斌直言涨价迫不得已:原材料涨太多,叠加疫情扛不住
- 威力惊人!三大利空引发惨烈暴跌
- 联储证券总经理丁可:厚植公司文化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 LG化学宣布在美国田纳西州建电池材料工厂 投资超30亿美元
- CPI同比涨1.5%!PPI与CPI同比剪刀差缩窄,专家建议关注输入性通胀影响
- 港股复活节假期安排:港股4月15日、18日休市两天
- 央行:中国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65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
- 新加坡核心通胀率八个月来首次放缓 有理由不加息了?
- 外部环境尚不稳定 棕榈油后市何去何从?